背景
病原微生物严重威胁海参等水产养殖生物的健康,渔业生产中常用诸如氟苯尼考之类的抗生素应对病原微生物(比如副溶血弧菌)的爆发。但是,施加抗生素时,养殖水体中诸如枯草芽孢杆菌之类的益生菌同时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抗生素的滥用还有可能造成微生物抗药性的形成。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生产中,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优化用量的常见方法是通过分析用药效果来判断,一般采用平板计数法观察用药后养殖水中的菌落总数是否回落到警戒水平以下。由于海参养殖水体常常含有大量、多种有机和无机颗粒及悬浮物,不可避免干扰肉眼计数准确性。此外,该操作较繁琐,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且至少耗时20 h,反馈用药效果信息较慢。
方法和结果
采用移液器将0.2 mL施加了梯度浓度抗生素氟苯尼考之后的养殖水分别直接加入预装有1.8 mL选择性液体培养基TCBS的一个检测管中,检测管插入电子微生物生长分析仪中,测定细菌的生长动力学曲线。结果发现,随着施加氟苯尼考浓度的增加,弧菌生长调整期有规律增加(图1),意味着养殖水体中活性弧菌细胞逐渐降低。因此,可以根据弧菌是否降低到了警戒限制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用量。本方法操作简便,无需专业技术人员,全部分析用时≤6 h,可以在养殖车间现场完成(图2)。